close

我與廣播電視:兩岸三地廣電推手翁炳榮回憶錄

我與廣播電視:兩岸三地廣電推手翁炳榮回憶錄秒殺搶購

我與廣播電視:兩岸三地廣電推手翁炳榮回憶錄網友評鑑5顆星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分類優質推薦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我與廣播電視:兩岸三地廣電推手翁炳榮回憶錄

    想了解更多我與廣播電視:兩岸三地廣電推手翁炳榮回憶錄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就業情報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與劉羅柳氏文教基金會攜手合作編著

      深刻感受一位夢想實踐家的堅持精神,了解他如何在兩岸廣電界締造許多「第一」!

      翁炳榮,最早將電視連續劇的概念引進台灣,才衍生出今日熱門的「八點檔」。
      他,破天荒在中國電視界創造了全世界最長壽的綜藝節目《正大綜藝》。
      他還為了心愛的女兒、享譽中日台的歌星翁倩玉,親手創作數十首歌曲,迄今傳唱不絕。
      一位懷抱廣電夢想的逃難少年,以一甲子的時光,一步步打造兩岸三地的廣播電視江山。
      從他的故事,可以一窺兩岸三地電視發展的軌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翁炳榮


      台灣台南市人,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日生於浙江杭縣,父親翁俊明是知名的抗日分子,也是第一位融合中西醫學、連續在台北、廈門、上海和香港四地執業的名醫。

      一九四五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當時逢台灣光復,中國廣播公司首次在台灣建台,翁炳榮進入中廣,擔任台灣廣播電台節目科長,為台灣投入大眾傳播業的第一人。一九五一年,被派至日本替駐日美軍總部工作,此後長駐日本,並兼任中廣駐日代表,負責聯繫國際業務。翁炳榮曾多次向中廣建議創辦台灣第二家電視台,此即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起源。

      一九六九年七月返回台灣,擔任中視節目部經理,在中視創設初期,大力協助節目企畫製作及人員訓練,並在一九七○年首推電視連續劇《晶晶》,可說是今日熱門「八點檔」電視連續劇的濫觴。一九七五年協助香港「佳藝電視」的創建。一九八九年擔住正大綜藝公司董事長,製作節目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等電視台播出,並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推出每週二小時的《正大綜藝》節目,高居中國電視收視率寶座多年,並成為公認世界最長壽的綜藝節目。又在上海成立紅樓越劇團,網羅越劇的頂尖人才,推廣越劇不遺餘力。

      翁炳榮從一九四五年進入廣播事業,到二○○六年自正大綜藝公司董事長職位退休為止,六十年來從事廣播電視事業從未間斷,從事過廣播及電視的節目行政管理、節目企畫、製作與播出、劇本及歌詞寫作、音樂節目計畫執行等,並對電視界做出不少貢獻,如引進製作人制度、培養不少導播、節目製作、音樂及寫作人才,同時提倡音樂藝文節目,以及成立專業的電視樂團、合唱團、歌劇團等。

      翁炳榮在工作之餘喜歡寫作,尤其是歌詞創作,他的作品大多為女兒翁倩玉而寫,其中如〈珊瑚戀〉、〈溫情滿人間〉、〈愛的奉獻〉及〈祈禱〉等都是兩岸人民所熟悉的歌曲。

      翁炳榮長期僑居日本,妻子劉雲娥出身自台南望族,兒子翁祖模是建築師,媳婦翁靜玉從事新聞出版事業,孫子翁堯俊是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所畢業的高材生,女兒則是知名歌星翁倩玉。
     

    目錄

    推薦序一 夢想的實踐家 謝孟雄
    推薦序二 電視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 江吉雄
    推薦序三 看見我所不知道的父親 翁倩玉
    自 序  我是個幸運、幸福、快樂的人

    第一部
    進入中廣

    一九四五年,當年才二十二歲的我,為了躲避戰火,跟著學校遷往貴州偏遠的鄉
    下,師生們靠著一台小小的收音機,了解外界的訊息,這讓我初次見識到廣播的
    威力。戰後,隨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我如願進入新成立的台灣廣播電台服務,
    開啟了邁向廣電事業之路。
    01初次與廣播結緣
    02總算踏進廣播界大門
    03嘗試改造廣播節目
    04人生中的意外
    05力促中廣國樂團赴海外交流

    第二部
    赴日工作

    一九五一年秋天,我奉命前往日本的聯合國軍總部,負責中國語廣播的心理作戰
    工作,從此開始長駐日本達六十年。但我一直心繫台灣廣電的發展,因此促成台
    灣舉辦前所未有的﹁電視表演﹂,讓台灣人民第一次見識到電視的威力。
    06意外派駐海外
    07在聯合國軍總部負責中國語廣播
    08破天荒舉辦台灣首場「電視表演」
    09協助與日本電視台交涉成立台視
    10毅然決定結束美軍工作
    11擔任中廣駐日代表

    第三部
    籌辦中視

    一九六八年九月,中國電視公司正式成立,我奔走多年的夢想,終於實現。
    一九六九年六月,我緊急接受中視的徵召,要替將來節目的發展,奉獻己力。在
    電視開播在即的強大壓力下,我在短短四個多月內,火速完成人事和節目等籌備
    工作,終於為台灣電視界帶來一股新氣象。
    12積極為籌辦新電視台奔走
    13接受中國電視公司的徵召
    14構思未來節目方向
    15布建節目部人事
    16率先推出電視連續劇
    17規劃不同類型的節目內容
    18為電視開播加緊趕工
    19中視正式開播
    20為台灣電視界帶來新氣象
    21到美國參訪電視製作
    22毅然辭去中視職務

    第四部
    策劃香港佳視節目

    一九七四年,香港商業電台董事長何佐芝取得開辦無線電視台的執照,成立「佳
    藝電視」,希望打破香港無線電視一家獨大的局面。我受邀跨海擔任節目顧問,
    協助規劃製作開播節目。雖然開播順利成功,卻受限於政策因素,難以競爭,最
    後只好黯然收場。
    23跨足香港電視圈
    24擔任開播節目製作人

    第五部
    為正大綜藝開闢中國電視市場

    一九八九年初,積極發展中國電視事業的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正式延攬我擔
    任正大綜藝公司董事長。透過與中國北京的中央電視台等電台合作,正大綜藝將
    自製的節目,播送給全中國的觀眾欣賞,首播就創下綜藝性節目的收視新高。
    25進軍中國電視事業
    26與北京中央電視台合作
    27組成正大綜藝金三角
    28創下綜藝節目收視率新高
    29夢想未竟之憾
    30從走過一甲子的廣電舞台上謝幕

    後 記
    翁炳榮之廣播電視相關重要紀事
    附 錄
    翁炳榮創作之部分歌詞
     



    看見我所不知道的父親 翁倩玉


      爸爸在家很少談工作,因此我衷心期待這本書可以讓我看見我所不知道的父親。

      在我眼中,爸爸關愛他人、為他人盡心盡力,並有博愛的精神,是位好父親。然而,我是在爸爸以前的同事和下屬,為了慶祝他八十八歲大壽而同聚一堂時,才從他們口中得知爸爸在台灣電視圈留下的豐功偉業。

      他一生為傳播界奉獻,體現了「為他人盡心盡力」的精神。約莫在成立中視後,爸爸製作了台灣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紅遍大街小巷;爸爸為了壓低製作費,採用台灣第一座用佈景構思的拍攝手法,而使用的轉播車,則是和NHK協調後,請對方以一美元轉讓而來。爸爸真的是位談判高手,只要他出面,什麼事都能談成,根本原因或許在於他經常叮囑我的「悅己悅人」的精神吧。

      我對爸爸有著說不完的感謝,其中之一是他為我寫下暢銷曲的歌詞。當時我年僅十六歲,中文不太好,爸爸於是以口語寫下我的出道歌曲〈珊瑚戀〉。據說因為這首歌大紅,使台灣歌壇的歌詞風格從文言轉為口語,可說是爸爸帶來的新氣象。爸爸創作的許多歌詞,充滿對人、對世界的關愛。我認為,〈祈禱〉、〈溫情滿人間〉是爸爸本人的心願,也是他替未來的孩子們描繪出的理想圖。

      關於爸爸的回憶,還有一件事讓我無法忘懷。三十年前,他對我說道:「倩玉,數位時代即將來臨,不管是電影或電視,只要用數位的方式拍攝,就能以四分之一的費用完成。我朋友的兒子們在做這行,妳要不要當導演看看?」

      當時社會上根本還沒有人知道數位攝影機的存在。

      三十年後的今天,拍攝方式幾乎都已數位化,可見英語流利的爸爸總是放眼未來,比任何人都早一步掌握新資訊。

      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和各位一同瞭解爸爸為何有「傳播界之父」的美譽,以及他不斷為電視圈帶來震撼的歷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xrxi63126 的頭像
      hxrxi63126

      博客來網路書店

      hxrxi63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